皮肤管理丨补水保湿

是否大家都有过这种体验?我们每天给肌肤补水,就是怕它会干燥,会水油不平衡,但是却越补越干,皮肤还是越来越皱。怎么办?

又比如你每天给皮肤啪啪啪的拍化妆水,过了一会儿,肌肤还是那么干。这是怎么回事?

如果有此疑问,必须要弄清楚2件事情。

第一,补水真的做好了吗

第二,你用的产品真的起到保湿的作用了吗?

我们平日里都会说到补水保湿,可是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补水”二字上,忽略了后面的“保湿”,所以,就会给皮肤使用大量的补水产品。其实,问题的核心不在补水,而在于保湿。补水之后,如果不做好保湿,水就白补了。

补水保湿,从字面不难理解。补水:补充水分;保湿:保护水分。补充了水分之后,不保护它,水分不是就很容易就再次失去了吗?

1补水保湿涉及的皮肤结构主体就是角质层和皮脂膜

什么是皮脂膜:皮脂膜是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汗腺分泌的汗液和角质细胞片状脂质乳化而成的一层非常薄的膜。

什么是角质层:作为皮肤屏障的主体,不但能够保护更深层次的皮肤结构,也会赋予皮肤水润感。

当皮肤含水量下降,角质层里的细胞间质减少,角质细胞之间开始出现缝隙,不再紧密地粘合在一起,角质细胞开始变得松散。同时,细胞间质的减少,角质细胞内的水分由于渗透压的原因慢慢向外渗透,角质细胞会因缺水变得干瘪,细胞弹性降低,此时的皮肤就会紧绷。随着水分继续流失,角质细胞开始慢慢脱落,这就是皮肤脱屑了。

既然皮肤是否干燥主要是由角质层决定的,那我们补水保湿的主体也应该是角质层。

2补水与保湿的区别

什么是补水?

正常情况下,我们角质层的含水量应该在15%~25%左右,含量低于10%,我们可以称之为缺水性肌肤,一般来讲,补水大多给表皮的角质层补水,但是有的补水产品分子比较小,可以有效到达真皮层,而真皮层才是我们水分的源头。

不补水皮肤会产生什么问题?如果我们的皮肤水分含量在10%之下,皮肤就处于缺水状态,缺水的肌肤往往会产生肤色暗沉、干燥、蜕皮甚至有细小褶皱的现象。

什么是保湿?

当空气温度降低时,皮肤角质层不能及时调节足够的保湿因子,皮脂腺活跃度下降,脸上油脂、水分被蒸发。通常我们防止肌肤水分蒸发、改善微循环,增强肌肤湿润度的过程,就叫保湿。而“保湿”实际上就是“锁水”,将补充到肌肤的水分“锁”住,不让其流失,强调是“锁”。

补水与保湿的区别

补水是直接补充肌肤细胞所需的水分,不仅滋润肌肤表层,更可以深入肌肤与渴水细胞紧密结合。补水产品质地较清爽,分子很小,能够迅速到达肌肤底层。

保湿是防止皮肤表面水分流失,并在其外形成保湿膜来锁住水分。用完补水面膜、肌底液、精华补水工作后要立即涂上霜,才能将精华和面膜中的水分和营养锁在皮肤里面。

3首先,如何补水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一个现象,就是在水中泡久了手脚的皮会起皱。那大家有没有觉得奇怪,为什么皮肤会起皱呢?秘密就在于角质细胞的吸水能力和渗透压的影响。

什么叫渗透压,百度给出的解释是:对于两侧水溶液浓度不同的半透膜,为了阻止水从低浓度一侧渗透到高浓度一侧而在高浓度一侧施加的最小额外压力称为渗透压。好专业哦,有些不好懂,那我来翻译一下。在半透膜的两边由于浓度不同导致半透膜两边的压力不同,此时,低浓度溶液的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的溶液,通过使高浓度溶液的浓度降低来减轻压力,使半透膜两边的渗透压平衡。其实,渗透压在高中的生物课上都有讲到过,不过我想你们一定都还给老师了。

其实,渗透压的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就好比营养学家都号召低盐饮食,高盐饮食会加重心脏负担,就是渗透压的缘故。高盐饮食导致肠胃的纳离子含量高,导致血液中的纳离子含量升高,由于渗透压的原因,身体组织中的水分子就会进入血液中来降低血液中纳离子的浓度,一来二去,血管中的液体就会增加,直接导致心脏的负荷加重。

我们还是回到皮肤的问题。细胞膜也是一种半透膜,可以使水份从低浓度的一方流向高浓度,所以,细胞内的液体相对于外部的水来说,属于浓度较高的一方,因此水分就会进入到细胞内。

当皮肤长期泡在水中,水在一层一层突破角质细胞膜的时候,渗透压越来越小,所以角质层内层细胞所吸收的水分少于外层细胞,导致外层细胞膨胀的程度大于内层细胞,外层皮肤表面积增大,而造成褶皱。当然,发生褶皱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神经活动等等。

从这个原理,我们不难发现补水又经济又实惠的方法,就是泡水。

但是,洗脸又不能一直泡在水里,那如何才能不用泡在水又能让皮肤处于水的包围中呢,这就是面膜的来历。敷上面膜,皮肤的表面就会覆盖一层水,角质层的细胞就会不断地吸收水分。

所以,如果以补水为主要目的,只使用水来敷脸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能够使用一些促进吸收的成分,如通道蛋白、玻尿酸等,来促进皮肤吸收更多的水分,那就更好了,但是,前提是,这些产品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4补水的问题说完了,再来说说保湿

其实保湿也叫锁水,就是锁住水分,保护水分不流失。

为什么要锁水,还是跟渗透压有关。如果角质细胞中的水分高于空气中的水分,水分就会从角质细胞中跑到空气中去,这样角质细胞就缺水了。

如果我们能阻止渗透压的产生,水分无法通过细胞膜,就等于把水分锁在了角质细胞里,不就达到了锁水的目的吗?

那怎么办呢,如何阻止渗透压的影响呢?

阻止渗透压的产生,只有2种办法,一是让细胞膜不再具有半透膜的特性;二是让角质细胞接触的环境不再具有明显的浓度差。

我们无法改变细胞膜的特性,那只有从第二个方法入手,让细胞膜两边不再有明显的浓度差。

说起来很复杂,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通过覆盖一层脂质,隔绝角质细胞和空气的接触。

说到这里,是不是马上想到了皮脂膜,完全正确,皮脂膜就是隔绝了空气而让角质细胞中的水分不被流失的。

回到锁水问题。洗脸最好的水就是无感水。

如果是中性皮肤,皮肤完全感觉不到水温的温度是最恰当的;

如果是干性皮肤,为了保护本就不多的皮脂膜,水温可以稍稍凉一些;

如果是油性皮肤,为了溶化多余的油脂,水温可以稍稍温一些。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尽量留下足够的皮脂膜来保护角质层的水分。

但是,由于干性皮肤的皮脂分泌本就不旺盛,所以能够留在脸上形成皮脂膜的就更显不足,这时候就需要补充脂质类成分来帮助皮脂膜的形成,以达到锁水的目的。

虽说矿物油也属于脂质类成分,但是由于矿物油无法被皮肤吸收,会对皮肤造成负担。而动物脂质,由于熔点比较高,会在低温下凝固,会加重闭合和痘痘的风险,所以我建议补充植物性的脂质。

5补水和保湿的产品

保湿成分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水性保湿成分,一般补水过程就有一些成分可以起到保湿的作用;一部分是油性保湿成分。

我们常见的补水保湿产品主要有化妆水、面膜、乳霜。无论是哪种产品,水的含量都是非常丰富的。

湿敷化妆水和面膜确实可以达到很好的补水效果,但是一定要甄别其成分。

如果含有酒精等收敛成分,就会抑制皮脂腺的分泌,导致皮脂膜合成不足;

如果含有酸性成分,就会加速角质的脱落;

如果角质层不能得到充足的细胞补充,角质层就会越来越薄;

如果含有香精、色素、化学防腐剂等成分,会对敏感皮肤带来较大的负担;

如果含有化学乳化剂,那一定会对皮脂膜造成损伤。

6那么如何做好补水和锁水呢?

(1)清洁毛孔,适当去除老化角质。如果我们的毛孔被堵塞,我们的补水就起不到更好的效果,那么肌肤自然就会水了又干。老化的角质并不会因为补水了便会重新焕发生气,反而会形成搓泥等现象。

(2)若室内开了暖气,可摆放一盆水或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的湿度,防止面部水份被抽干。

(3)避免选购一些香气过浓或有酒精成份的护肤品或者化妆品,它会稀释掉空气及表皮的水份。

(4)在户外,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保湿遮瑕产品。

6不同肤质的补水保湿方式

1、:给力补水强劲保湿

大干皮的妹纸们应该都知道自己的脸干到感觉随时可以裂开的感觉,所以,干性肌肤除了前期需要大量补水外,还要后续的强劲保湿,同时为肌肤补充适当的油脂。

应该选择一些补水保湿成分都较高的产品,营养充足的质地则更能为肌肤建造一层保护膜,有效锁住水分并持续为肌肤提供滋润修护。

2、

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来说皮肤出油,主要还是因为你缺水!然而,其实肌肤出油过多是因为角质细胞间连结的脂质被破坏了,角质层锁不住水分,出油超常,出现外油内干的现象。因此,要选择不含油脂,质地较为轻薄的产品来加强补充肌肤水分,而不致造成肌肤负担。

3、

混合性皮肤表现为一般在前额、鼻翼、部(下巴)处为油性,毛孔粗大,油脂分泌较多,而其它部位如面颊,呈现出干性或中性皮肤的特征。因此,在补水保湿过程中要滋润与清爽并重。

4、:补水修复当先

敏感肌肤是指肌肤比较脆弱,易过敏,但是还没出现皮肤炎症。需要特别护理的肌肤。

6如何判别敏感肌?

①医生诊断为过敏体质,家族有过敏史;

②外油内干,皮肤大量出油但看上去没有什么光泽;

③皮肤薄,平常皮下青色血管明显,一晒就红;

④使用含酸类护肤品时,会有刺痛感

⑤皮肤在忽冷忽热、季节更替,或者湿度增加时,会脱皮发痒;

⑥喝酒后或在不通风的室内待太久后,皮肤发热发红。

如果你有上述情况超过三种,那你基本就是敏感肌肤了哦!敏感肌最容易因干燥而让肌肤出现问题,造成缺水性的敏感,在这个时候就要加大补水和保湿工作。所以要选择以简单诉求的产品为主,要避开酒精、A酸、水杨酸等刺激性配方的产品。

补水保湿是循序渐进的,

不能太心急,那会让你的肌肤有负担,

根据自己的肌肤类型,选择合适的方案,

适度保湿保养,仙女们记住了吗?

了解更多光电类最新咨讯敬请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药
盖百霖遮盖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zhaojie.com/hzsjw/80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