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护肤方法,全部都是浪费钱

怎样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909687.html

过了25岁,除了体重之外,我们似乎一直都在走下坡路。你身体的胶原蛋白日益减少,头发离你远去,钱包也逐渐缩水。

面对种种日常扎心的现实,人们听信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阻止。比如,做个深度清洁,试图让自己的皮肤更好一些;购买防晒指数更高的防晒霜,防止自己晒黑;花大价钱购买珍珠粉美白……

但是更扎心的是,即便我们出钱出力,做了深度清洁之后,皮肤并没有变好;即便是买了高指数的防晒霜,还是晒黑了;花大价钱买的美白产品并没有用……

这并不是你不行,而是因为你的方法用错了,花再多钱,也于事无补。今天,我们为你(或男生的女朋友)准备了这份护肤美妆避坑指南,希望能帮助你省下一笔不必花的钱。

清洁

皮肤不需要深层清洁

误区:

很多人以为,我们的皮肤是很脏的,除了正常分泌的汗液和油脂、新陈代谢脱落的皮屑之外,还有化妆品残留与各式各样的大气污染物。

他们找遍了各种看上去“靠谱”的深度清洁方法,致力于定期清除角质、使用洁面仪清洁毛孔、种草各种清洁排毒面膜……

真相:

一般的化妆品涂抹和空气污染物只能附着在皮肤表面,几乎不会渗透到皮肤深层。

我们的角质层有着强大的屏障功能。各种成分想要起到作用,主要取决于外用物质的分子量大小,分子量越大,越不容易透过角质层。而一般化妆品微粒和大气污染物的分子量太大了,无法透过角质层。

即使一些分子量小的脂溶性大气污染物,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也由于浓度低,接触皮肤时间短,不用担心透皮吸收的问题。清水可以清洗掉绝大部分化妆品残留和空气污染物,洗面奶中的的表面活性剂完全可以清扫残兵败将。

所以,正常情况下,提倡清水或者用温和的洗面奶洁面。若处在气温炎热、工作和生活环境较差、使用防晒剂或粉质、油脂类化妆品、或有其他特殊情况时,才需要使用洁面产品。

补水

化妆水保湿效果差

误区:

保湿是护肤的重要步骤之一。化妆水是很多人保湿的首选,商家也会宣传化妆水可以补水、调理皮肤酸碱度以及二次清洁等等,但实际上,化妆水的保湿效果并不好。

真相:

只靠化妆水保湿是不够的。

化妆水其实是柔肤水、爽肤水、保湿水的统称,这几类产品主要在于成分上的差别。

不同的剂型,保湿力度由强到弱依次是软膏、霜、乳液、凝胶、水。化妆水是所有保湿剂型中,保湿力度最弱的一种。

即使在化妆水中添加了玻尿酸、泛醇、甘油等吸湿成分,由于缺乏凡士林等封闭剂,化妆水的保湿能力依然很弱,保湿效果不如乳霜持久,所以一般皮肤科医生会建议洗完脸之后,使用乳霜质地的保湿产品。

部分化妆水为了强调去角质、深层清洁的功能,往往会添加一些酒精或者果酸,不太适合敏感肌的使用,使用之前要多看看成分表或者其他人的评价再决定。

没有必要每天敷面膜

误区:

某女明星曾在节目中分享自己的护肤经验称,自己的护肤秘诀在于——时时刻刻都在敷面膜。不少人开始效仿这个方式,期待在一段时间之后,自己的皮肤能够像明星一样白皙干净。

真相:

面膜实在是个比较鸡肋的产品。面膜通过湿性封包效应,让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你会感觉皮肤比较水润透白。

但这种角质层补水效应非常短暂,如果不立即使用保湿产品防止水分蒸发的话,3分钟内角质层含水量即可下降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而皮肤比较舒适的环境湿度是在50%左右,频繁地让皮肤处于潮湿状态,会破坏皮肤屏障和微生态平衡,引起皮肤敏感和干燥,适得其反。

即便是一些贵妇级的面膜,虽然会添加一些功效型成分,但是就其价格而言,性价比真的比较低。

所以,面膜不是必需品,如果你享受那种精致的生活,最好不要超过每周两次。敷完面膜后最好清水洁面,并立即抹上保湿产品。

防晒

防晒霜不是防晒指数越高越好

误区:

在选购防晒霜时,大家总认为,防晒指数高的总是好的,所以,SPF50的就一定比SPF30的好。

一般我们常见的防晒产品中会有两个指数——SPF和PA,SPF表示的是防晒产品防止皮肤晒伤的能力,PA表示的是防晒产品防止皮肤晒黑的能力。这里仅讨论SPF。

真相:

确实,SPF指数越高,对紫外线的防护效果越好。SPF15、SPF30和SPF50的防晒霜对中波紫外线(UVB)的阻隔率分别是93%、97%和98%。

但是这样的选择有点得不偿失。随着SPF数值的增加,对中波紫外线(UVB)的防护率的确在提高,不过提高并不多,但随之而来的是防晒霜更加泛白、黏腻。

高SPF值的防晒霜除了肤感更差以外,防晒成分更为复杂、浓度也更高,相对应的在使用后吸收进入全身的浓度也会更高、出现过敏的几率也更大。

美国FDA和CDC建议日常使用SPF15-30的防晒霜即可。

与追求SPF数值高低相比,我们更强调防晒霜的足量涂抹,达到2mg/cm2的量才能够提供对应SPF值指数的防护,也就是说全面部需要的量大约等同于挤在手心一个一块钱硬币大小的量。要知道,大多数人日常防晒霜的使用量仅能达到建议使用量的一半甚至更少。

所以,防晒的核心技术在于涂够防晒霜。

皮肤问题

祛痘用红霉素软膏没什么用

误区:

不少人对医学有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恨不得只花几块钱就能治好所有病痛,红霉素软膏治痘痘这个说法之所以能在现在重新火起来,似乎就是这样的例子,毕竟一支红霉素软膏只需要1-5块不等的价格。

真相:

实际上,在八九十年代的痘痘治疗中,外用红霉素确实是一种被纳入标准方案的药物,效果也不错。

但随着抗生素的滥用、细菌的进化,皮肤表面的葡萄球菌,以及与痘痘直接相关的痤疮丙酸杆菌都对红霉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加上近二三十年以来制药工艺的不断发展、新药的不断研发,外用红霉素已经退出了一线药物的舞台。

痘痘治疗中临床医生已很少用到外用红霉素,转而使用比如克林霉素这样更有效的外用抗生素,极偶尔会再用到2%或者3%的红霉素制剂。

但这并不意味着更有效的外用抗生素就可以随便使用。即便目前效果较好的克林霉素外用制剂,自行随意使用也极容易发生细菌耐药,以后再有需要用到时很可能就无效了。

所以对于爆痘星人来说,最好的治疗方案是在爆痘时就去看皮肤科医生,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用药方案

美妆

正规口红不必担心重金属超标

误区:

在很多女生心中,买不到想要的口红色号是一种焦虑,对于口红中的重金属也是一种焦虑。在各种口红中含有重金属、长期涂口红致癌等报道的轰炸之后,很多女性开始将目光转向了纯天然手工制作的口红。

真相:

口红的主要构成包括结构性成分、着色剂、保湿滋润成分以及香精。

结构性成分是一类让口红变成固体的一些高熔点蜡,比如蜂蜡、棕榈蜡,它占据总重量的90%以上,但是皮肤和肠道都无法吸收,即便吃下去,也只是上面怎么吃进去,下面怎么原样拉出来。

着色剂指的是天然或者合成的色素以及云母粉,可以赋予口红不同的外观,一般只占总重量的4-8%。在还没有现代工业时,着色剂中是有可能含有重金属元素的,比如朱砂就含有铅和汞。

但在现在使用的大多数是一些人工合成的染料和无害的有色矿物质,比如调制红色的氧化铁、增加珠光感的云母等。

当然,口红中完全不含有重金属是不可能的,即便染料不再使用有害化合物,但它们可能来源于矿物质开采过程中的污染,甚至可以来源于生产线设备上喷涂染料的污染,并且目前的工艺尚无法将其完全清除干净。

因此,各个国家都有相应的安全标准,不超过此含量被认为是安全的。近几年,从中国质检部门对于唇膏类产品的抽检结果来看,唇膏类产品合格率是很高的。

在使用正规品牌、质量合规口红的情况下,日常使用完全不必担心重金属对身体造成伤害。但如果是三无产品(包括自制口红)或者假冒产品,就不好说了。

功效型需求

美白不能依靠珍珠粉

误区:

用珍珠美白这一做法古已有之。可能是由于珍珠本身外观的原因,现在依然有不少人坚信,珍珠粉能够美容、美白,或外敷或食用。

真相:

所以珍珠粉糊脸能美白吗?当然“能”。你想,谁往自己脸上刷一层粉能不白。那为什么洗了过后还让人觉得有美白的效应?

要么是你给自己的心理暗示,要么因为你脸上卡粉了,白白的珍珠粉没卸干净。

珍珠的成分其实并不复杂,超过95%都是叫做碳酸钙的无机成分,其它则是极少量的一些微量元素和氨基酸。

因此我们看到珍珠粉所泛出的银白色光泽,就来自于碳酸钙的晶体结构。

与之对应的,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含量也达到了93%以上,并且晶体结构与珍珠粉中的碳酸钙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也就是说,在合理的制备工艺下,鸡蛋壳粉也有可能达到珍珠粉糊脸同样的“美白”效果。

但这些矿物质粉末并不能被皮肤吸收,清洗过后皮肤依然还会是老样子。

睫毛增长液效果不明

误区:

亚洲人天生睫毛就比较短,但是我们又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后天努力,拥有又长又浓密的睫毛。睫毛增长液就成了众多女生的首选。

真相:

目前有充分研究证实能够增长睫毛的成分很少,研究最多的是一种叫“比马前列素”的物质。

比马前列素确实可以加快睫毛的生长速度、让睫毛更粗壮、让睫毛变得更黑。

但不建议随便尝试,首先它是一种药品,禁止添加在护肤品中,受到严格的管制;其次,既然是一种药物,就有产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比如结膜充血、瘙痒甚至永久性的虹膜色素沉着;另外,虽然证实有效,但并非每个人的效果都会非常理想,这些都值得考量。

还有其他的成分比如肉豆蔻酰五肽-17,理论上来说可以通过减少睫毛的脱落来增加睫毛的密度,但还需更多实验数据证实。

要想短时间内变成睫毛精,还是好好用睫毛膏或者去接睫毛吧。

在钱包厚度和理智的驱动下,你会知道,赚钱不易,且买且珍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zhaojie.com/hzscf/11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